黄山毛峰网
新茶上市

天柱剑毫

首页 > 安徽茶叶 > 正文
日期:2020/2/20 23:20:23
一、简介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峻峭的外表已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因其外形扁平如宝剑而得名。1985年全国名茶展评会上被评定为全国名茶之一。2009年4月,“天柱剑毫”商标,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

天柱剑毫

二、品质特征

天柱剑毫多产自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茶叶因常年受云霭浸漫,为淑气所钟,不用熏焙自然清香。每年谷雨前后茶农开始采摘新茶,选用“一芽一叶”。取少许置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碧绿,香气袭人,入口甘醇。

天柱剑毫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泽翠绿显毫,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其叶绿、汤清、香醇味厚,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天柱剑毫内含丰富的多酚类、氨基酸等多中有益成份,可消食去腻、止渴生津、益思少卧。

天柱剑毫汤色

三、茶树品种

天柱剑毫主体茶树茶芽黄绿、节间短、肥壮、茸毛多、叶椭园、内含物丰富,其优良的品质与精心选种密不可分。

天柱剑毫茶树

四、等级标准

天柱剑毫“剑状”独特风格的形成与严格选采芽叶密切相关。严格坚持选采黄绿色茶芽,绝对禁止采墨绿和紫红色的茶芽制作天柱剑毫,制作剑亳的芽头长度必须严格限制在2.5~3厘米范围内。

天柱剑毫鲜叶

特级剑毫的鲜叶原料要求选采柔嫩、肥状、匀齐、茸毛多、节间短、黄绿色芽长于叶的一叶初展芽。经精细制作后,成茶外观翠绿毫显,形若宝剑,冲泡后芽叶自然舒展,朵朵匀齐,如同盛开花朵,令人赏心悦目。

五、获奖荣誉


天柱剑毫所属企业连续多年为安庆市优秀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工程先进单位;

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新名茶,同年被评为部优、省优;

1999年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2004年获绿色食品茶认证;

天柱剑毫礼盒装

2005年获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

2006年获安徽省名牌“优质农产品”称号;

2009年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

 

签约黄梅戏艺术表演家韩再芬为“天柱山”茶叶品牌形象代言人。

 

天柱剑毫听装


六、产地环境


安徽省潜山县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区天柱山所在地,此地山场丰富,盛产高山绿茶。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之西北。群峰之巅,耸拔千仞,如“孤立晴霄,中天一柱”,海拔1485公尺,天柱山因此得名。
天柱山雄奇灵秀,孕育着天柱山茶的独特品质。

天柱剑毫

《安徽通志稿•物产考》称:“茶以皖山(天柱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漫,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薰焙,自然馥馨……”。早在唐代,天柱山茶就闻名遐迩。天柱山茶且有岁贡的记载,诗人王安石、苏东坡均在天柱山留有品茶颂茶的石刻。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代李白《江上望皖公山》)。天柱山雄奇灵幽,巍峨秀丽,是江淮大地的名山,唐代道教称之为“第十四洞天”,自古以来为游览胜地。

天柱剑毫产地

天柱山历有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顶拔尖,故称“潜(尖)山”。西周时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作领主的皖国,故改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简称为皖,亦由来于皖山、皖水。相传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后人为纪念他,又改皖山为“皖公山”。

旧传,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亲临皖山设台祭岳,百姓高呼万岁,故也有“万岁山”之称。后来汉宣帝又敕封天柱山为“南岳”,从此名声远扬。

天柱剑毫的主产区之一的天星庵为马蹄形山坞,海拔490米,坡向西南,两条小溪穿园而过,茶园四周林木葱翠,兰花满山;而另一主产区马祖庵为半月形山坞,流水潺潺、野花遍坡。两地终年云遮雾绕。士层深厚肥沃。经测定前者有机质含量为5.78%、后者为6.12%),日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14.6℃,七至八月平均气温为25.4℃元至二月平均气温为4.1℃,降雨量1600至1900毫米,年相对湿度为77.5%,年无霜期为一百十二天,茶树终年在漫射光中生长,故其所产剑毫茶花香高久、鲜爽回甜的特点。

天柱剑毫茶

茶园分布在海拔500米~900米的中山区,年平均温度15.3℃,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1800毫米,土壤母质为花岗岩,土壤为砾质壤土,透气排水性好。因地处大别山区南麓,冬季寒流不易侵袭,加之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旺盛。

七、地域保护范围

天柱剑毫主产地位于天柱峰西南麓的天仙庵、镇国庵、马祖庵、茶庄、横冲、五庙、下河村等地,其中尤以天仙庵、镇国庵、马祖庵所产之茶品质佳。这里群峰争秀,幽谷竞奇,苍松涛涌,翠竹遮天,自然景观神奇,为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

八、历史发展

天柱剑毫创制于唐代,称舒州天柱茶。天柱山制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有舒州太湖县潜山产茶的记载。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有“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记述。唐代《玉泉子》中有一个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还,明年罢郡,用意求精,获数角投之,德裕阅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作者用极为夸张的手法,阐述了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乐史<大平寰宇记>记载:“舒州土产开火茶,怀宁县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采掇为岁贡。”当时潜山尚未建县,归怀宁管辖,开火茶为潜山所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说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与阳羡茶、顾渚茶、蒙顶茶并列,可知名气之大。

天柱剑毫杯泡

南宋王观国《学林》记述:“薛能谢刘相公寄茶诗曰,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两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诗人,王观国在引用他赞誉天柱茶的诗句后,又说好茶珍贵不易多得。

又据《潜山县志》载:“茶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蔓,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得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天柱茶在唐、宋时,即美名远扬,而后却销声匿迹,湮没失传。其原因无以考证。

为了开发天柱山茶叶资源,适应天柱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试制,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创制出名茶“天柱剑毫”,使天柱名茶重放异彩。1980年恢复生产,因外形扁直似剑,故称天柱剑毫。天柱剑毫的开发,始于1978年。初名“奇峰”,出自大诗人李白赞誉天柱山主峰“奇峰出奇云”诗句。开始仿制毛峰,后又改为剑状,仿天柱山笋子峰。次改“晴雪”,以茶身满披白毫,以“天柱晴雪”风景之名为名。最后,以形似利剑,满披白毫,定名“天柱剑毫”。一个名茶,花了8年功夫,凝聚了许多茶农、技术人员和茶叶专家的汗水和智慧。

天柱剑毫茶

九、采摘标准

天柱剑毫采摘期一般在4月5日至4月25日,按照1芽1叶的标准进行分期分批采摘。鲜叶分1芽1叶初展、1芽1叶开展、1芽2叶初展3个等级。天柱剑毫于清明后开园采摘,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11时前、下午3时后采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头肥壮、匀齐、多毫、节间短,色泽黄绿,不采病虫芽叶、对夹叶,紫芽叶、单片叶及老叶,以达到嫩、匀、鲜的要求。鲜叶采回后,拣除不合标准的芽叶,薄摊于竹顺中待制。

天柱剑毫采摘

十、加工工艺

天柱剑毫制造分杀青、做形、提毫、烘焙四道工序。

1.杀青
摊青2—4小时后即可杀青,杀青在泷井锅中进行,每锅投叶量200克左右,下锅温度130—160℃,以后渐次降低,鲜叶下锅后要翻得快、扬得高、抖得散、捞得尽,手法轻快不带劲,待鲜叶炒至清香显露时(失水40%左右)开始理条,理顺条索后迅速起锅摊凉。全过程6-8分钟。

2.做形

摊凉10—20分钟后进人炒坯工序。炒坯是天柱剑毫成形的关键,每锅投杀青叶150克左右,锅温控制在90—60℃,并依次渐降。做形过程中有捺、翻、抖、理等几种手法,要求四指并拢平直,大拇指分开,伸入锅内将茶条理顺,经过15—20分钟,茶叶达七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呈剑状,即可提毫。


3.提毫

白毫显露是天柱剑毫的主要特征之一,必须进行提毫。提毫时锅温稳定在50℃左右,将茶条置于掌中,双手搓揉除去茶条表面原粘凝的茶汁胶结层,而便白毫显露。搓揉时用力必须轻而均匀,以防条断毫脱,八成干后起锅摊凉。


4.烘焙
分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80℃左右,两锅杀青叶并一烘,烘5~10分钟。复烘温度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10~15分钟。足火温度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60~90分钟,至足干。待手捏成粉末时即可下笼,经拣剔,即可包装。

天柱剑毫包装

十一、研制与命名

1985年春,潜山县农业局组建的“天柱剑毫”创制小组成员葛子政、宋海宽、汪顿来、李向利四人一起驱车从水吼赶往下河茶场。当时汪顿来在水吼区农技站工作,宋海宽时任站长,葛子政是农业局多经股副股长,李向利是从源潭农技站抽调参加的。汪顿来和李向利是刚刚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两人都才20多岁,宋海宽和葛子政年长些,都已是40多岁,他们一个是安徽农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是北方某农校的早期大专毕业生。组建“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小组的意图非常明显,“两老”带“两新”,这样工作中有很大的互补性。当时在基层工作最先进而且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汪顿来和李向利分别骑着自行车载着二位长者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下河茶场。下河茶场是横冲乡(后改为横中乡)下河村的村办茶场,由当地村民余大华老人家承包。茶场就座落在进山公路的下方,交通还算便利。茶场下方是一条小河,小河对面也是一座山,山顶上是毛竹和树木,山腰就是一大片茶园,山脚下就是河水。由于隔了一条河,对面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山上茶园除了采茶姑娘,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过,所以没有任何污染,环境非常洁静。由于这里特殊的环境,春夏之交,从河里升腾上的水气和山上的空气相遇,经常出现淡淡的云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滋润着茶叶品质。“天柱剑毫”名茶创制工作首选在这个茶场也是这样考虑的,因为这里天生就有好的原料。四个人接连忙乎了好几天,也做了不少样品,总觉得还不是很满意。

一天,在一起简单地开了一个会,但是后来回想起来这次会议太重要了,因为涉及到名茶能否创制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名人效应”。大家讨论认为,创制的名茶样品内在品质要好,这是前提,但没有名人来指导也很难很快出名。由于小组中有三个人都是安徽农学院的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陈椽教授,再之陈椽教授名气也非常大,全国茶学两大名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浙江农业大学王泽农教授。《中国茶叶通史》就是陈椽教授著作的,因此他的名字载入了英国《世界名人录》。想请陈椽教授的想法向当时任农业局多经股股长汪界平同志汇报后,汪股长很爽快地一口答应,随后很快就通过省农业厅基地办秦大东同志(也是陈椽的学生,与教授来往甚密)联系到陈椽教授并请老教授到潜山指导工作。

随后几天,陈椽教授在秦大东同志的陪同下,从合肥来到了潜山,来到了下河茶场。在这件事情上,要感谢汪界平股长,他为“天柱剑毫”的很快成名以及后来开发推广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教授来到茶场以后,认真地研究了样品,品尝了茶叶,听取分析了制做方法介绍,提出了他的建议方案,并且由葛子政股长和汪顿来来实施他的制做方案。茶草(鲜叶)下锅后,先由葛股长杀青,杀青后摊凉,再由汪顿来来理条,理条好以后再出锅摊凉,做形时间较长,由汪顿来和葛股长轮换做形,陈教授在旁边不停指导。由于在陈教授面前做一锅茶,心里很紧张,但态度非常认真,生怕出现差错。做形结束以后,陈教授非常满意,大声说“好,就这么做”。他还让四人认真地回顾一下刚才的制做工序和技巧,并吩咐工人把刚做好的茶叶烘干,烘时要注意把茶叶摊平、压紧,随时翻动,不能烘焦,翻动时要将茶叶端离炭火,防止出现烟焦味等等。

天柱剑毫鲜叶筛选

茶叶做完后,汪界平股长就建议请陈椽教授给茶取个名字。在此之前,也曾给未来的“名茶”取过“天柱毛峰”、“天柱晴雪”等名字,但由于制做工艺一直在变换,名字也更显得不够贴切。这次是给未来的“名茶”取名的好机会,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陈椽教授就答应让他想一想。不到二分钟,陈教授就一口报出:“就叫‘天柱剑毫’吧”。站在一旁的省农业厅秦大东同志连忙叫好,并解释说:“‘剑’就是指茶叶外形,象宝剑一样挺直,‘毫’指茶叶嫩度,茶叶表面布满茸毛,说明很嫩,同时‘毫’谐音‘豪’,有茶中英豪之意”。这么一解释,大家都同声叫好,陈椽教授当然也很满意。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名字取得还真好,这么多年叫起来一直很响亮,而且不少省外名茶也效仿叫剑毫,仅仅是“天柱”二字不一样。

送走陈椽教授后,创制小组在下河茶场又做了一些样品。当然这些样品都是按照陈椽教授帮我们设计的工序制做的。现在这个茶制做工序已经成型,而且正式命名,要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只差样品数量了。考虑到水吼是老茶区,茶场比较多,产好茶的地方也多,所以创制组就决定兵分两路,开始到各茶场去制做样品。宋海宽和李向利一组,从下河茶场出发,到高峰茶场、佛岭茶场、杨畈茶场制做样品。汪顿来和葛子政一组也从下河茶场出发,到梅寨茶场、马潭茶场、天柱茶场、林畈茶场制做样品。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当地茶场没有一人能会,就连采茶都是四人自己带着采茶姑娘到茶园教她们采摘,一天下来也采不到多少茶草。下午和晚上是做茶时间,所有茶草全靠二人自己手工去做,生怕别人动手会影响质量。整整用了九天时间,样品总算做得差不多。回来一称,两个组合计做了三十多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拣剔,将不合标准的茶一个一个地拣去,实际上是把符合条件的茶叶一根一根地挑出来,这么一筛选,剩下的大概只有一半了。拣茶工作还是在下河茶场进行,拣过后的茶叶还要进行一次复烘,把多余的水分去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香气,茶叶也难以变质。烘茶是个长时间的等待过程,合计了一下,一次只派一个人去烘茶。

天柱剑毫罐装

五月二十八日,全国名茶评比会在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召开的全国大规模的名茶评比会,潜山县送去的“天柱剑毫”样品在这次评比会上一举夺魁,名列全国“十大”新名茶之首。这次评比,送去的样品茶品质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常感谢陈椽老教授的关心,因为会上陈椽教授很高兴地点评说:“这个茶是我亲自去指导的”。天柱剑毫的创制成功,从此开启了潜山县茶叶大发展的新纪元,潜山茶叶曾经一度辉煌,达到了全省前三强的高度。天柱剑毫创制成功后,创制小组的四个人也相继得到重用,县农业局将茶叶专业从多经股中分离出来单独组建茶叶站,并成立名茶开发公司,由葛子政同志任站长、名茶公司经理,宋海宽同志调县茶场任场长,李向利同志调回桐城县人事局工作,汪顿来也调到农业局茶叶站、名茶公司工作。光阴似箭,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宋老和葛老都已相继去世了,现在想起当年的情景,让人十分怀念。


上一篇:鸦山瑞草魁
下一篇:桐城小花
新茶上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