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网
新茶上市

霍山黄芽

首页 > 安徽茶叶 > 正文
日期:2020/6/29 11:37:21
一、简介

霍山黄芽属于黄茶,安徽省霍山县特产,农产品地理标志。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干茶

二、品质特征


霍山黄芽外形挺直微展、形似雀舌,色泽黄绿披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黄鲜亮。最突出的感官特征是“三黄”(色黄、汤黄、叶底黄)。 

 

霍山黄芽冲泡形态

霍山黄芽冲泡形态

霍山黄芽汤色

霍山黄芽汤色

霍山黄芽叶底

霍山黄芽叶底


三、茶树品种

霍山黄芽茶树品种选择以霍山金鸡种为主体。品种特点为:叶色浅绿,芽色“自然黄”,叶绿素含量相对低,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

霍山黄芽茶树
霍山黄芽茶树

四、等级标准


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

 

特级霍山黄芽

特级霍山黄芽


内在品质要求:水分≤6.5%,水浸出物≥38%,粗纤维≤14%,总灰分≤6.5%。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

五、获奖荣誉

现时的霍山黄芽是1972年创制并恢复生产的,七十年代以来,霍山黄芽每年都特贡中央国家机关为办公用茶。

1990年霍山黄芽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
1993年霍山黄芽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全国“七五”星火计划银奖;
1999年霍山黄芽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00-2004霍山黄芽连续五年获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
2000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省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2001年霍山黄芽获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并获2001年日本茶叶评比大奖;
2001年霍山黄芽是第八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推荐产品;
2004年“霍山黄芽”证明商标被省工商局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商标”称号;
2006年霍山黄芽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霍山黄芽”茶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07年“霍山黄芽”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霍山黄芽”茶被评定为“奥运五环茶”,指定作为外国运动员及驻中国使馆专用礼品茶;
2008年,霍山黄芽在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韩国大会)上获得二金一银三项殊荣;
2008年霍山黄芽还被指定为国家政协机关用茶;
2009年“霍山黄芽”商标被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2009年霍山黄芽茶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金奖。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六、产地环境


霍山黄芽主产安徽霍山大化坪镇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单龙寺、磨子谭、胡家河等地。


霍山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季风影响较大,四季分明。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366毫米,酷暑和严寒极少,冷热较为适中。霍山县总体为山地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依次可分为中山、低山和丘陵畈区,并间有一些小型的河谷盆地。海拔500-800米,山体破碎,坡度较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茶树生长。

霍山黄芽产地

1.光照
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116.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2084.3小时,平均气温15℃,无霜期平均为220天。

2.温湿度
霍山黄芽种植区域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

3.降水
年降水量在1100-1600mm之间,降水充足,常年云雾缭绕,漫射光多,适应茶树喜荫的特性。

4.水质
霍山县属淮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淠河水系,境内有佛子岭和磨子潭、白莲岩三大水库。茶叶主产区的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0)的规定,适宜生产优质的霍山黄芽茶。

5.地形地貌
霍山属大别山脉,地势呈阶梯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南、西三方山峦重叠,北部为丘陵,较为平坦。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霍山黄芽茶园分布在海拔100--800米。

6.土质
境内土壤分黄棕壤和棕壤两大类。土壤质地良好,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pH为4.5-6.5,偏酸性。

七、地域保护范围

霍山黄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界定为:东经115°52′00"-116°32′00",北纬31°03′00"-31°33′00",霍山县行政区域内东至与儿街镇,西至上土市镇,南至太平畈乡,北至下符桥镇,总面积2043平方公里,包括衡山镇11个村及社区、佛子岭镇6个村、黑石渡镇9个村、诸佛庵镇13个村及社区、落儿岭镇5个村、漫水河镇11个村、上土市镇8个村、太平畈乡 8个村、太阳乡5个村、大化坪镇13个村、磨子潭镇7个村、东西溪乡7个村、单龙寺镇7个村、但家庙镇5个村、下符桥镇6个村、与儿街镇10个村、霍山县经济开发区3个村和高桥湾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村。种植面积10533公顷,年产量1500余吨。

霍山黄芽鲜叶
霍山黄芽鲜叶

八、历史发展

西汉,霍山县有群众种植茶树。

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古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之记载。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宪宗诏寿州以兵三千保其境内之茶园。

霍山黄芽茶

明代,霍山黄芽被列为贡品。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以来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县茶办室选派农业局茶厂、坝上茶站三位茶叶技干,在乌米尖同三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共计14斤茶样,当即用白铁桶封装六斤上报国务院进行鉴评。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三处,正式生产黄芽,金字山为重点,数年来,由审评室老茶师负责技术辅导。其余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过大化坪区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反复切搓,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趋于固定。黄芽茶收购量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量猛增至3700公斤,每斤茶价8.50元。

九、采摘标准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采摘期一个月,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要求“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鲜叶采回后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鲜叶采回后薄摊于团簸,晴天无露水时,摊放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4至5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不制过夜茶。

霍山黄芽采摘
采摘

采摘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十、加工工艺

鲜叶采摘后要进行加工制茶,茶叶加工厂房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所处的大气环境必须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加工厂必须具有茶叶生产许可证(SC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茶叶的生产必须按照SC证的要求进行。

霍山黄芽加工

霍山黄芽茶的加工生产过程应符合《皖西黄茶加工技术规范》(DB 34/T 2891)的规定。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工艺)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摊放要保证时间最少两天以上,以保持其水分足够少。

1.杀青
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2.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

霍山黄芽烘焙

3.摊放
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4.复烘
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霍山黄芽复烘

5.足烘
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上一篇:霍山黄大茶_皖西黄大茶
下一篇:屯溪绿茶_屯绿
新茶上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