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网
新茶上市

“天都逸客”与“云雾茶”

首页 > 黄山毛峰历史文化 > 正文
日期:2020/8/26 22:32:12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二月,徐霞客冒雪首登黄山,夜宿山寺狮子林;长老霞光沏上山中香茶,两人对饮,相谈甚欢……徐霞客问长老茶名,霞光笑云:“山外有山,登山不忘山;茶中有茶,品茶莫问茶。”徐霞客恍然自语:“好茶莫问,莫问好茶。”也正因为如此,嗜茶的徐霞客在《游黄山记》以及《游白岳日记》中,都没有留下他品饮黄山白岳茶的只言片语;想来,徐霞客真的是“好茶莫问,莫问好茶”了……尽管徐霞客二十多年后在粤西映霞庵饮茶时,说出了对黄山白岳茶感觉和眷念;然却是他情不自禁的感慨……

明崇祯八年(1635年),徽州人许楚登黄山;他经慈光寺、老人峰至天都峰,又至莲花庵游览……他在《黄山游记》中记载“莲花庵地平旷,约二亩许……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是也。”这个记载很简练,然却十分精彩,虽是寥寥数语,则是叙述了黄山云雾茶别具一格的清泠奇香;想来沁人心脾,令人拍案叫绝。

 

黄山云雾


许楚(1605~1676),字芳城,号旅亭;徽州歙县潭渡人。许楚自幼勤勉好学,少入复社,有诗名,为时人所重;称其“淹通经史,力振古风”。在发愤自励的青年时代,许楚于南京钟山得一青岩砚,此后则以石为号,时人称其为青岩先生。明甲申(1644年)国变后,许楚跳身山水间,到处寻访忠烈佚事并以诗文结交高人奇士,成为典型的明季遗民;晚遁迹于高庙山中,筑石雨草堂……许楚自称是唐睢阳太守许远之后裔,并在其诗文集中有明确的记载;著有《新安江赋》《黄山赋》《新安外纪》等,现仅存《青岩集》十二卷。

许楚出生在徽州茶乡,于茶甚是喜爱;他不仅喜茶擅饮,同时还以茶修身养性;他爱的是茶能够使人涤尽尘烦,爱的是茶之品性高洁且陶冶情操;爱的是茶可以洗尽心中不平事,以致他“高流隐逸,有烟霞泉石磊块胸次者”之清高孤傲;从而直接表现了他在明亡后不肯苟同于流俗,毅然选择隐居不仕;以致在《石雨田舍记》中写到“……与老农樵叟,狎而忘返;道客幽僧,苦吟送日。是时山妻稚子,亲艺耕圃,坦受粗粝,具有傲然自足之意。”许楚亦如朋友诗中感叹的那样:“天都有逸客,洒洒见幽姿;”可谓是一派洒脱、清逸……许楚关于黄山云雾茶的记载,不仅描述了云雾茶“清香冷韵,袭人齿腭”以及“芳香扑鼻,绝无俗味”的特点,也为人后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黄山茶史资料。

据明代万历年间《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在历经宋、元时期茶叶盛兴及至明代“罢废团茶”变革后的历史背景下;黄山云雾茶出自徽州松萝茶且又超出松萝茶,并逐渐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以致黄山云雾茶的记载也屡现纸端……据《中国名茶志》记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

追根溯源,云雾茶制作技艺是源于“松萝法”,然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它以“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的加工制作方法,成为了色、香、味、形俱佳的名茶;终以自己清香冷韵的特点,走出了深山,走向了市场,并赢得了世人的好评。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认为:“黄山绝顶,有云雾茶,别有风味,超出松萝之外。”发展到清代,也是在徽茶中独领风骚。徽州歙县人江澄云在他的《素壶便录》里说:“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陪,其柯有历百年者……。”江澄云于茶亦有见解和认识,他极力称赞云雾茶是“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

许楚一生交游广泛,朋友甚多,然爱茶却是相同的嗜好……他们年龄不等,身份各异,其中既有仕宦名人如周亮工、施闰章、王士祯等;也有遗民高士如林古度、黄周星等:还有与他志趣相投、酬唱终身的挚友如渐江、程守等。许楚与这些人交往的形式和内容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与这些志趣相投、酬唱终身的挚友,以茶相识,诗文结交,品茗唱和并留下了颇多佳作……明永历十七年,清康熙二年(1663);六月,许楚与画僧渐江,吴伯炎等人泛舟练江,在“灌木被潭,澄沙泛碧,风生几研,不暑而秋”的“石淙”处,“沦茗焚香,纵观移日”、“评赏之余,佐以雄饮”;一行人饮酒品茗、读帖论画;在众美皆备之时,一向矜持的渐江也“不禁解衣脱帽,捉纸布图”;当《石淙舟集图》绘图既毕,各赋一诗后,又推许楚作跋于图上;称“是集也,叩寂寞而求音,数游鳞而出听;缁素多闲,觞咏无律;可谓极嘉会之徜徉,罄交徒之同趣。”这就是著名的“石淙舟集”,它是许楚参与的一次茶饮雅集,也是徽州茶文化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盛会……“石淙舟集”是徽州文化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文人雅集盛会,时在康熙二年(1662)农历癸卯六月十六日,地点歙县练江古渡口。

许楚在《青岩集》中;将自己参与集会并创作《石淙舟集图》的前因后果,都记载的很清楚,因为许楚本人参与了这次集会。《青岩集》记载原文如下:“允凝呼舟贳酒就荫石淙,灌木被潭,澄沙泛碧,风生几研,不暑而秋,饮茗焚香,纵观移日。评赏之余,佐以雄饮。不炎命小史度曲,允凝索长笛和之。一时溪山翰墨,辐辏胜缘,丝竹清音,咸臻妙丽。少焉,夕阳告住,黄岳弄云,光怪陆离,摇曳万状。渐公不禁解衣脱帽,捉纸布图;允凝就其皋坂,畅劂烟溆,虚中流一舟,以待一兮,写萦洄野泛之致。是集也,叩寂寞而求音,数游鳞而出听;缁素多闲,觞咏无律;可谓极嘉会之徜徉,罄交徒之同趣。绘图既毕,各赋一诗,属余荒率引笔以纪岁月。”从跋文中可以知道渐江的老朋友吴不炎带来家传的王羲之《迟汝帖》以及宋元逸品书画数十幅。渐江的侄子兼弟子江注“呼舟贳酒”, 雇了竹筏,赊来好酒,在竹筏上安排几案,并置笔墨纸砚,“澄沙泛碧,风生几研”,吴不炎喊来歌女助兴,江注又长笛和之,程守这时也从南岸踏歌而来,于是“沦茗焚香,纵观移日”,茶香景美,歌女墨客,有“评赏之余,佐以雄饮”,这样吹拉弹唱,吃吃喝喝,尽酒色之娱。

古代最炫酷的思想,都诞生在这样的高端集会上!原因很简单,志趣相投,对于文人雅客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约上三五相互认可的挚友,一同使用茶或酒,悦饮畅饮,吟诗赋诗,你唱我和……这是古代文人最喜欢消磨时间的方式,这种行为被文人称为“雅集”。在古人看来,纵情山水、游心翰墨、品茗清谈、饮酒长啸无怀是风雅的代名词;这种内容和形式类似于现代沙龙的集会,往往是群星璀璨。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名篇,都诞生在这样的雅集之中。如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会稽兰亭,四十余位晋代顶尖的名士才子参加集会,诗文唱和,曲水流觞。这些人将他们尽情写作的37首诗汇为诗集,王羲之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

“兰亭雅集”留下了王羲之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石淙舟集”也留下了渐江的《石淙舟集图》,以致今天的人们还可以从后人的摹本中一睹《兰亭集序》王字的风采,然《石淙舟集图》却只能在许楚的题诗和画跋中去寻找渐江铿锵的笔触,因为《石淙舟集图》是再也看不到了,它现在是仅存画目了……

有“天都逸客”之誉的许楚和他嗜茶的文友,在“石淙舟集”的集会时,品饮的应是“气息恬雅”的云雾茶;因为惟“绝无俗味”的云雾茶,才能与这雅客集会的内涵与形式相融洽;更重要的缘由是:只有云雾茶的清香冷韵,方可匹配这令人钦羡且追慕不已的文坛佳话!

【郑毅 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风味俱佳的黄山毛峰
下一篇:茶乡与茶
新茶上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