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2024-05-20 19:17:18 教育常识 1282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如下: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介词,相当于“用”。介词,相当于“把、拿”。介词,可译成“因、因为”。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备卜是”,可理解为“因此”。

2、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3、表示工具,译:拿,用。2表示凭借,译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于,在,从。5表示原因,译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按照,依照,根据。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

4、虚词以的用法如下: ’以’用作介词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5、以的用法:作为动词,有认为,有,用,举用的意思;作为介词,有因、因为、由于、用、拿等意思;作为连词,有和、就、来,以便等意思。以的用法的具体介绍:作为动词 (1)认为。

6、“以”字用法归纳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61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

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表示工具,译:拿,用。2表示凭借,译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于,在,从。5表示原因,译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按照,依照,根据。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虚词以的用法如下: ’以’用作介词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以的用法:作为动词,有认为,有,用,举用的意思;作为介词,有因、因为、由于、用、拿等意思;作为连词,有和、就、来,以便等意思。以的用法的具体介绍:作为动词 (1)认为。

以—— 在古文中有几种意思 以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一)动词 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如下: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介词,相当于“用”。介词,相当于“把、拿”。介词,可译成“因、因为”。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备卜是”,可理解为“因此”。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表示工具,译:拿,用。2表示凭借,译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于,在,从。5表示原因,译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按照,依照,根据。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十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作为动词,有认为,有,用,举用的意思;作为介词,有因、因为、由于、用、拿等意思;作为连词,有和、就、来,以便等意思。以,象形兼会意字。

萌理会教育常识